2)第一百八十九章明争暗斗_扬锋汉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不知该在何处安置人手。」

  「江州」,司马尚之的手指在地图上点着,道:「江州位于长江中游,是荆襄水路东进的必经之地,此地甚为重要。江州刺史王凝之不通世事,若荆州兵马南下,恐不能挡。」

  司马道子笑道:「王凝之得其父真传,写得一手好字,孤亦亦听闻其不通世情。其妻曾向谢太尉言「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谢太尉的这个侄女可是个才女,可惜了。」

  见父亲的话题偏了,司马元显忙提醒道:「王凝之确实不宜镇守江州,不如调他回京担任中护军,暂时搁置起来。」

  王凝之是琅琊王家子弟,尚书令王珣的堂弟,当初王恭起兵,司马道子就曾怀疑王珣是内应,江州重地确实不宜让王家子弟镇守。

  司马道子问道:「汝可有合适的人选接替王凝之?」

  司马元显与张法顺商议过江州刺史的人选,笑道:「王愉如何?」

  王愉是王坦之的次子,王国宝异母二兄,做过司马道子骠骑府的司马,后加辅国将军,是司马道子的亲信。

  说起来王家四兄弟除了早死的王忱,其他三人皆是司马道子的亲信,王恭举兵讨伐王国宝,王恺和王愉兄弟自请解职,赋闲在家。

  王国宝死后,司马道子下令不追究王愉和其兄王恺,如今风声已过,是时候启用这两人了。

  「可」,司马道子颔首道。

  司马尚之提醒道:「江州处于长江之南,长北之北属豫州管辖,一江两治若逢战时指挥不便,宜为敌所趁。」

  司马道子问道:「依你之见该如何?」

  司马尚之看了会地图,在长江北面点了一下,道:「豫州齐昌、晋熙、新蔡、宣城四郡位于江北,与江州合力可以封锁长江水道,不用担心西面之变,东向则可以迅速支援京城,王、殷之祸将不复再生。」

  司马元显笑道:「不错,索性从豫州分这四郡归王愉统辖。」

  豫州刺史庾楷亦是司马道子的亲信,这样一来建康之西可保无忧矣。

  司马道子思忖了片刻,道:「可。」

  司马元显又道:「三吴之地乃国之粮仓,王廞作乱,虞啸父贬为庶人,三吴之地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坐镇。」

  司马道子拈须沉吟片刻,道:「就让王恺前去任吴国内史吧。」

  王恺、王愉兄弟同时被司马道子委以重任,可见司马道子对太原王氏的信任。

  司马尚之沉声道:「大王,南郡公桓玄心意不明,与殷仲堪在一起合谋,需多加留意。」

  司马道子父子的眉毛都拧了起来,去年七月桓玄上疏请求外任,桓家在荆州盘据多年,司马道子本不愿他久留荆州。

  收到奏疏后司马道子迅速让朝庭封桓玄为广州刺史,督交、广两州军事,把他从荆州挪走,哪知桓玄接到旨意后迟迟不肯动身,又提出要与雍州刺史郗恢相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