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六章百年树人_扬锋汉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安玄暂理太守之职后,府衙官员换了大半,邓远提心吊胆生怕哪天自己也被太守辞退。

  「亚圣云: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

  拱着手,邓远僵硬着身子听杨安玄诵读亚圣孟子的《滕文公》,这番话烂熟于胸,杨太守说这番话是何意,莫非是要找借口开革自己。

  邓远心中泛苦,官学荒废形如虚设并非自己之过,自己已经小心谨慎,曲意奉迎,看来还是逃不过被辞的下场。

  「愚有意在郡中设立官学,乡设庠,县设学,在郡中设学府,邀名儒前来讲学。」杨安玄看着一脸愁苦状的邓远道。

  「啊?」邓远惊呼,原来不是要辞退自己。随即反应过来太守要设立官学,邓远又惊又喜道:「太守所言当真?」

  邓远是郡中

  名士,十二年前以精通典籍被举为文学掾。为官之初,邓远也曾雄心勃勃地准备兴办学校,提倡儒学,哪料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接连碰壁后心灰意冷,成了尸位素餐之人。

  杨安玄本有意辞退邓远,从辛何处得知邓远曾想过干些实事,便留了下来。

  邓远胡须颤动,上前数步来到杨安玄近前,激动地追问道:「太守刚才说要设立官学,乡设庠、县设学、郡设学府,可是当真?」

  「杨太守可知汝南郡有县十五,乡二百八十七,若是兴办乡学,这学舍、教师、钱粮从何而来?」邓远将当年困扰他的问题抛了出来。

  杨安玄见邓远神情激动,笑道:「邓掾莫要激动,且请安坐。」

  邓远肃立拱手道:「仆当洗耳恭听杨太守教诲。」

  办学之事,杨安玄思之已久,施政以人为本,要想长治久安、国富民强离不开兴办教育。开启民智、教化百姓、培育人才,才能带来吏治清明、民风纯朴,为建立千秋伟业夯实基础。

  汝南郡百业待兴,杨安玄首先选择了办学。

  「先说学舍,郡县学舍多数废旧,要重新修缮。此次募工,先修学舍。」杨安玄道。

  邓远急切地道:「郡县学舍不过二十,太守欲办乡学,将近三百处学舍从何而来?」

  杨安玄道:「乡学所用学舍,可命乡间三老与有秩商议,或租用富户房屋,或寄学庙宇道观,因地制宜不拘于形,先有学舍者可先开学。」

  邓远想了想,道:「太守之议当可解决半数学舍之需。」

  杨安玄看了一眼辛何,辛何会意,提议道:「下官以为可向士族、富商募捐,可让募捐的富商子侄入学。另外,百姓自愿捐助,一钱不少,百钱不多,集腋成裘,共襄盛事。」

  士族多有家学,官学荒废已久,估计不会让自家子弟前去入学,倒是富商地位低下,若能让子侄入学定会踊跃相助。

  汝南地处要冲,经商的人不在少数,从修桥补路的情况来看,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