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三十九章人情冷暖_扬锋汉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临风,即便板起脸也不减俊秀。

  谢混笑道:「客儿聪慧过人,可有意与那杨安玄比试一番。」

  少年人仰起脸,傲声道:「灵运若是见到杨安玄,定然让他知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谢灵运,自幼聪慧过人,其祖父谢玄对其十分喜爱。可惜两岁时谢玄病故,五岁时其父谢瑍身死,家人怕其遭天妒,将谢灵运寄养在钱塘道士杜炅的道馆中,故名客儿。

  谢混十分喜欢这个聪慧的侄儿,去年孙恩作乱,又逢杜炅身死,谢混派人将他接回建康乌衣巷,对其悉心教导。

  谢灵运年仅十五岁,却博览经史,文章写得尤好,谢混自愧不如,赞其江南无人能及。

  若得空暇,谢混便召集同辈及子侄,让谢灵运与谢瞻、谢晦、谢曜等人宴饮歌咏、赋诗作文、品评人物。

  谢灵运在「乌衣之游」中大放光彩,声名为京城所重,美誉相随,谓其是安公再生,这让谢灵运难免多了几分自负和狂傲。

  谢璞也很喜欢这个侄儿,但却深知刚极易折,语重心长地道:「客儿,你方才说人外有人,怎知杨安玄就不如你。杨安玄的《小窗幽句》你也读过,也曾赞过读来口齿生香,还有那篇《别赋》……」

  谢灵运不快地打断谢璞的话,道:「叔父,愚承认杨安玄确有几分本事,但他能跟曹子建相比吗,除非子建重生,才能让愚心服。」

  谢混鼓掌喝彩道:「客儿不愧为我谢家儿郎,气慨过人。」

  谢璞轻叹一声,摇扇不再言语。

  东府城,司马元显府邸。

  听后军参军毛泰

  说前去杨府吊祭的人络绎不绝,司马元显不满地哼了一声。

  吏部郎王诞机敏地道:「这些人以为琅琊王和谯王派人前去吊丧以为杨安玄要受重用,他们也不想想,没有尚书令点头,杨安玄算什么东西。」

  这记马屁拍得司马元显舒服,司马元显又哼了一声,表示满意。

  王诞暗自得意,他袭爵雉乡侯,荫任秘书郎,琅邪王文学,后来依附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以中领军开府,王诞便识机转任将军府功曹,靠着讨好张法顺,张法顺为其美言,迁任尚书吏部郎。

  过年时王诞送了份厚礼给张法顺,张法顺答应见机让他外放太守,坐镇一方。

  张法顺轻摇羽扇,笑道:「主公何不锦上添花,索性也遣使者前去吊唁一番。」

  司马元显冷哼道:「本世子还用跟人学样吗?」

  毛泰见王诞在司马元显面前讨了好,好生羡慕,说起讨好逢迎司马元显自己真比不上王诞这家伙。

  张法顺沉吟道:「杨安玄曾任过东宫侍讲,与琅琊王相识,并无传言说琅琊王与其相厚,莫不是琅琊王看上了汝南郡军。」

  司马元显想起朝堂之上司马德文日渐强硬,在有些事居然出声反驳自己,不快地道:「愚的这位王弟年纪大了,难免有了别样心思。」

  毛泰笑道:「殿下与琅琊王爷是兄弟至亲,莫为因杨安玄失了和气。此事因杨安玄而起,让杨安玄丁忧离京便是。」

  孙恩作乱,京畿四周孙恩党羽潜伏,伺机而动。司马元显下令京城戒严,命亲信出镇建康城旁的卫城,毛泰任堂邑太守,镇石头城。

  杨佺期曾做过堂邑太守,亦督石头城,毛泰难免有相较之心,一通操作猛如虎,却无意中听到将士抱怨他是个草包,远不如杨佺期。

  毛泰心胸狭隘,对杨佺期多了分妒恨,杨佺期身死,这份怨恨便转到了杨安玄身上,他见司马元显对杨安玄不满,顺手落井下石。

  司马元显再度冷哼一声,道:「等过些日子再说吧,总要让杨安玄把丧事做完。」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