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九章德不配位_扬锋汉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传国玉玺。

  十一月二十一日,司马德宗临朝。以司徒王谧、兼任太尉谢澹为首的文武官员,持传国玉玺前往姑孰,禅位于桓玄。

  十一月二十三日,天子司马德宗诏告宗庙列祖列宗禅位之事,出皇城暂居于永安宫。

  十一月二十四日,晋朝诸帝的神主牌位移往琅琊国庙,晋穆帝皇后何法淣随琅玡王司马德文徙居司徒府。

  桓玄又玩起了推让的把戏,百官再度姑孰劝进,如是者三,桓玄终于答应承接帝位。

  十二月一日,桓玄于姑孰城南七里立郊告地,在九井山北筑坛告天。典礼太过匆忙,礼仪都没有准备完善,告天之后众人忘记高呼「万岁」。

  十二月三日,桓玄登位称帝,诏告天下,建国为楚,年号建始。尚书右仆射王纳之奏称,建始为赵王篡位所用年号,不吉,乃改为永始。诏书发出,众人发觉永始是王莽

  篡位时所用年号,但诏书已明发天下,不好再更改,只得称永始元年。

  桓玄登基,首要的事便是建立楚朝的政治体制。

  第一件是对前朝司马氏的安排,封前帝司马德宗为平固县王,迁居浔阳,按照晋初陈留王居邺宫故事。陈留王即司马炎篡魏立晋对魏帝的处置,封魏帝为陈留王,邑万户,居邺宫。

  琅琊王司马德文降为石阳县公,武陵王司马遵为彭泽县侯,司马氏诸王皆降为县侯。

  然后是封赏宗室,追封桓温为宣武皇帝,南康公主为宣皇后,其长子桓昇为豫章郡王。三哥桓歆为临贺县王,四哥桓祎为富阳县王,追赠五哥桓伟为侍中、大将军、义兴郡王,以其子桓濬袭义兴郡王爵;桓濬弟桓邈为西昌县王。

  桓温二弟桓云之孙桓放之为宁都县王;三弟桓豁之孙桓稚玉为临沅县王,次子桓石康为武陵郡王;四弟桓秘之子桓蔚为醴陵县王;五弟桓冲追封宣城郡王,以其长孙桓胤袭爵,桓谦加封新安郡王,桓修为安成郡王。

  宗室封罢,轮到有功之臣,王谧为武昌县公,卞范之为临汝县公,殷仲文为东兴县公。这一次桓玄总算想起了麾下头号大将冯该,授冯该鱼复侯。

  赏爵之后便是对前朝旧臣降爵,将前朝郡公降为县公,食邑三千户降为千户;县公、县侯爵位不变,但食邑从千户降至百户。

  桓玄此番操作让门阀世家怀恨在心,对于门阀士族来说,他们不在意谁做天子,更在意家族的延续,所以对桓玄篡位反对并不激烈。

  一般说来新帝登基会对旧朝臣子加以笼络,不说升官迁爵,也不至于降爵,桓玄此举触及门阀利益,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建康城内舆论纷纷,讥讽桓玄位不才授、爵以爱加,必不能长久。

  朝堂上的重职也被授于桓玄亲信,桓谦为扬州刺史、侍中、卫将军、开符、录尚书事;王谧为散骑常侍、中书监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