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九章天子社稷_扬锋汉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兄还都洛阳,便不必在朝堂上看刘裕的脸色。”司马德文醉意十足地道:“雍公是皇戚,定然助孤。”

  禇灵媛见司马德文胡言乱语,这王府之中不知有多少宋公耳目,传到刘裕耳中又起事端。放下酒壶,吩咐一旁侍立的内臣道:“王爷醉了,扶他前去歇息。”

  不放心司马德文酒醉,禇灵媛坐在床榻旁替他摇着扇,端详着丈夫的脸庞。司马德文还不满三十岁,眼角就有了皱纹,禇灵媛心中酸楚,伸手轻轻地在他的眼角揉动。

  司马德文睁开眼,轻握住禇灵媛的手,夫妻对视无语,温情无限。

  八月十四日,天子司马德宗临朝,琅琊王司马德文侍立在旁,众臣朝贺,分立两旁,不少人眼中都闪着兴奋地光芒,准备着看一场好戏。

  黄门侍郎羊欣高声宣读杨安玄所奏的《奏请天子驾还洛阳疏》,奏疏扬扬洒洒数百言,极尽骈俪华美,不少人摇头晃脑品味,若不是站在朝堂之上恐怕要大声叫好了。

  阴友齐有些郁闷,看行文手法应该不是出于安玄之手,安玄什么时候召募了写奏疏的高手。

  “……长安既克,洛阳转安,天下初定,宇内廓清……臣闻‘天子守国门,壮士死社稷’,冒死奏请万岁还故都,修饬宗庙宫室,祭扫先帝陵寝,重光大晋。”

  刘裕已经听过杨安玄的奏章,奏章中那句“天子守国门,壮士死社稷”让他热血沸腾,若是这道奏疏是自己所撰多好,举目看朝堂众人,听到此句时多有振奋激动之色。

  天子依旧木然,琅琊王暗暗用力握紧拳头,望向若有所思的太尉刘裕,司马德文觉得心中舒畅,笑道:“雍公奏疏文采斐然,那句‘天子守国门,壮士死社稷’让孤热血沸腾,恨不能立刻还都洛阳。”

  朝廷加封杨安玄为雍公、刘裕为宋公之后,刘裕对朝堂进行了一番调整,琅琊王司马德文仍为大司马、司徒;自任太尉、录尚书事、中书监、领军将军、扬州刺史;尚书左仆射空悬,尚书右仆射刘柳;中书令袁湛;丹阳尹刘穆之兼吏部尚书;董怀为兵部尚书、阴友齐为祠部尚书、谢裕左民尚书、王裕之接任病重的吴隐之成为度支尚书;太常司马珍之、御史中丞阮歆之、廷尉郭定、侍中孔靖等等。

  谢裕字景仁,是太傅谢侄孙,宣城内史谢允之子,陈郡谢家子弟;王裕之字敬弘,是琅琊王氏子弟,其祖父是平北将军、司州刺史王胡之,王胡之之父王廙是武陵县侯,丞相王导、大将军王敦的从弟,晋元帝司马睿的姨弟,“书圣”王羲之的叔父。

  方镇也有了变化,扬州刺史刘裕自任,荆州刺史司马休之、湘州刺史张劭、江州刺史王仲德、豫州刺史王弘、徐州刺史刘道怜、广州刺史禇裕之、交州刺史杜慧度、宁益刺史范元之、北冀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