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九章是非难辩_扬锋汉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玄并没有大举募军,而是在襄阳筹办学宫,又在淮河两岸种植产自来自西域的棉花。听敬光讲此物与木棉相似,可以用来御寒。去年西秦趁杨安玄攻打仇池时捅了他一刀,愚估计杨安玄是想报仇雪恨。”

  刘穆之对棉花大为感兴趣,道:“若是棉花真能像木棉那样用来御寒,主公不妨也命人栽种些,还可以织成布匹出售。”

  刘裕的注意力都在练兵上,不以为然地道:“愚在三吴一带征召青壮入伍,今年的农耕颇为吃力,若是再分出人力种棉,恐怕粮食供应难以保障。”

  刘穆之劝道:“杨安玄行事向来有深意,他大面积种植棉田说不定有什么军事目的,就像丹火那样,主公不可不防。”

  听刘穆之提及丹火,刘裕提高了警惕,沉吟片刻道:“棉花之事道和你妥善处置,让敬光派人配合你找些棉种回来试种。”

  话风一转,刘裕略带兴奋地告诉刘穆之,道:“杨安玄卡断硝石来路,万幸范元之在宁州谷昌以北的山中(今富民县北)发现了硝石矿,已经组织人手在开采。”

  刘穆之双掌合十念了声佛,道:“真是天助主公。有了硝石与雍军的战力便齐平,我军凭借战舰之利当可胜过雍军。”

  刘裕点点头,眉头微皱道:“从宁州转运硝石来建康,陆路不畅,只能通过普渡河入丽水(金沙江)最后入长江,通过长江运送到建康,路途十分遥远。”

  刘穆之熟悉舆图,皱起眉头道:“若是走水路必然要经过僰道、江阳、江州等地,这些地方被杨安玄所控,若是查出运送硝石定然会被扣,不如从滇池走盘江到牂柯水(今红水河)入广州(桂林郡、郁林郡皆属广州),再从郁水至广州番禺,从番禺通过海船送至建康。”

  刘裕在心中盘算良久,叹道:“这条水路比起长江水路长了倍许,还要走海运,海上风浪莫测,风险极大。”

  刘穆之坚持道:“比起走长江来,愚倒是觉得海上风险会更小些。”

  刘裕摆摆手道:“那便两条路都用上,哪条通畅便用哪条。”

  话风一转,刘裕告诉刘穆之,道:“运粮前往魏国的海船前天归来,除带回来六百匹战马外,还有大量的皮毛、牛羊,道和返还京城不妨带些物资回去。这批货物中有不少药材,道和从中选几只老山参送给琅琊王,省得说愚薄待皇室。”

  刘穆之笑道:“有了这些货物,京中集市会热闹几分。濮阳和蓼城两处榷场的官员回报,与各国大宗交易火爆,不光是魏国,便连(北)燕、夏、(西)秦、凉、柔然以及西域都有商人前来,一地收取的税赋就与建康比齐。”

  刘裕微笑道:“既然榷场火热,等明年不妨再多开两家。榷市收取的税赋要分给杨安玄四成,想到杨安玄乐见其成。”

  谢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