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章一年之计_扬锋汉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农耕会,会上农人们相互分享经验和技术,约定互相帮助、互相交流,气氛友好融洽。

  辛何坐在主位上,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心中对杨安玄满是佩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说的便是主公了。

  二月初一,襄阳城外的各个村庄自发组织起庙会、集市,吃“春饼”、“糖花”,城中百姓兴趣盎然地来到农庄上过春耕节,感受浓郁的春耕氛围,顺便采买物品。

  等过完春耕节农事便真正提上日程,有性急的农人早在正月十五之后便在田间劳作了,官道两旁的农田到处都是翻地的农夫。占领秦地后,获得了大量的耕牛,加上杨家犁的推广,耕田的数量增加,农人的收入也比起以前至少翻了一番。

  然而,种粮比起种棉来还是差了一大截,去年两万亩棉田喜获丰收,除了屯田归公外尚有万亩分发给了农人栽种。那些从凉国招来的农夫有十数人成了农业司的农师,专门指导农夫种棉。种棉的农人在农师的指导下,个个喜得丰收,比起种粮来收入翻了何止五倍。

  以吴陈氏为例,去年她种了四十亩棉田,每亩收棉二百二十斤左右,收棉近九千斤,每亩交给官府二十斤的税赋,自己还留下八千余斤。按每斤五斤粮(约三十五钱)的价格被官府收购走四千斤,吴陈氏决定将留下的四千斤制成棉衣出售。

  晒干弹松的棉花制成棉衣,每套棉衣重两斤左右,售价五百钱。刚拿到集市上,便有人前来收购,每斤晒干的棉花价格也在五十钱左右。

  吴陈氏发现前来收购的是商家实力雄厚,与她一起出售棉衣的人不在少数,出现在市面上的棉衣少说也有百余件,一次性就全部被买走了,看着堆满棉衣的大车,少说也要十万钱。

  起初吴陈氏十分开心,与小姑子赶工赶点,把妯娌吴王氏以及邻居中会女工的妇人都请了来,一天能赶制出二十多件衣物。衣物拿到市场上,有专人在等着收购,前来购买的客商逐渐多了起来,互相加价,没过两天就涨到了五百八十钱。

  这让吴陈氏有点奇怪,塞了五十钱给购衣的管事暗中打听缘由,终于从管事嘴中得知,这些棉衣买回去大半会拆开,只取衣中棉花重新用来织布,而从管事嘴中得知棉布的价格,吴陈氏惊呆了。

  一匹纺好的白棉布,在市面上能卖到八千钱,吴陈氏盘算一匹布耗棉约二十五斤左右,也就是折算每斤棉纺成布能得三百多钱,除去织布的人工至少也能算到二百钱。这可比单纯卖棉的五十钱和制成棉衣刨去开支的一百五十钱划算多了。

  得知这个消息吴陈氏后悔不迭,自家棉衣卖了二百二十八件,用了差不多五百斤棉,少赚了七千钱。赶紧回到家中,对小姑吴梅等人说剩下的棉衣不缝了。

  吴梅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