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五十八章退步思进_扬锋汉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求告老还乡侍亲。

  朝堂哗然,天子司马德文下旨挽留,雍公过府相劝,但阴友齐去意已决,再次上疏。天子无奈,只得赠左光禄大夫,爵新野伯,赐金银各百两、棉布百匹等,司马德文亲自设宴饯行,百官赋诗相赠等等。

  尚书左仆射的空缺被侍中习辟疆顶替,朝堂很快恢复了平静,然而阴友齐告老致仕的余波必然会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各种揣测在私下里议论。

  世子杨愔成亲之后便分宅居住,来到洛阳后杨安玄在雍公府侧旁为其购置了一处宅院。

  司马德文重新即位,司马茂英重新成为公主,杨愔的身份便多了几个:驸马都尉、散骑常侍、虎贲中郎将。

  三年一次的进士试六月将在洛阳举行,此次抡才大典由吏部和礼(祠)部共同打理,具体事宜由礼部负责,御史中丞孔鲜监督。

  吏部尚书庾欢和礼部尚书刘伦共同奏请天子,雍公世子杨愔才学过人,可委任为主考官。

  司马德文自然欣然同意,不过遭到雍公杨安玄的反对,最后以礼部侍郎淳于综为主考官,杨愔成为十名同考官之一。

  三月二日,雍公开始东巡,随行有中书令王镇恶、鸿胪寺卿袁涛、商情司左使丁全以及给事中余应等人,雍公三子杨锐随行。

  …………

  建康,徐羡之与谢晦的争权之势愈演愈烈,双方各自结党,从朝堂到地方官吏,互相攻讦,天子刘义符不理朝政,尚书令傅亮勉力调和,心力交瘁。

  吴郡太守徐珮之是徐羡之之侄,与侍中、军情司使王韶之,侍中程道惠,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等人交好,时常呆在京中,与朋党在一起谈论国事,针砭时弊。

  四月,谢晦患病,不见外客。徐珮之等人密议,认为谢晦可能是装病,极有可能对自家叔父徐羡之不利。

  于是,徐珮之假托叔父之名找到尚书令傅亮,以徐羡之的名义让傅亮以天子名义下诏诛杀谢晦。

  傅亮勃然大怒,道:“我等四人同受顾命,岂能自相诛戮!诸君若定行此事,愚当角巾(平民衣服)步出掖门,不再过问朝政。”

  徐珮之见傅亮发怒,讪讪离开。

  傅亮前去拜见徐羡之,专门说起此事,徐羡之大惊,召徐珮之前来问话,得知徐珮之假借自己之名行事,下令将徐珮之逐出京城,无诏不得进京。

  “宗文兄,徐珮之胆敢借你之名乱为,是你与宣明争斗之果。”傅亮痛心疾首地道:“强敌在外,你俩若再互相党争不休,亡国在即。”

  徐羡之苦笑道:“愚并不欲与宣明相争,奈何宣明咄咄逼人,屡屡当面指责愚,愚受先皇所托主理朝政,不得不据理力争。”

  傅亮长叹一声,道:“两强相争,必有一伤。宣明出身高贵,心高气傲,唯有委屈宗文兄稍做让步,不与其相争,维系朝堂安稳,方能不负先帝顾命所托。”

  徐羡之点头应允,傅亮趁热打铁,约徐羡之一同前往谢府探视谢晦病情。

  谢晦闻徐羡之和傅亮联袂到来,带病相迎。

  徐羡之见谢晦面容清减、体带药香,原本的怀疑尽去,温声劝慰,让他好生静养身体。傅亮在一旁巧语缓和两人的关系,谢晦设宴款待,尽欢而散。

  三日后,谢晦病愈上朝,朝议时不再盛气凌人,宋廷紧张的气氛缓和下来。

  「注(1):资治通鉴中写慧琳道人,估计是指得道之人。慧琳其实是僧人,后被刘义隆看重,有黑衣(指和尚身着的衣服)宰相之称。」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