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9章 要有光,于是有了光 (第四更,求订_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的重大杀伤之之后,他就打起了氯气的主意。

  但是如何使用氯气杀虫,这显然是个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之中,沈明东和他的助手们一直在试验室里进行氯气为基础的合成试验。尽管一次次的实验并不成功,但总还是有些收获。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带着十几名助手们的沈明东和往日一样,在化学试验室围绕着一大堆玻璃瓶忙活着,瓶子里黄黄绿绿的东西以及他们戴着的防毒面具提醒着人们——这些试验有点儿危险。

  所谓的试验,在大多数时候,就是试错的过程,为什么爱迪生试验室摧毁了发明家的黄金时代,说白了就是因为几十人、上百人的试错效率更高,而率领着学生助手进行试错的沈明东,效率当然也是很高。

  在过去的三年里,他们已经进行了无数次试验。

  今天,似乎是很普通的一天,站在窗台边的叶知秋将氯气直接通入苯中并且溶解,在这一过程中,看着洒在试验器皿上的阳光,他看到苯变成了黄绿色,尾气通入氢氧化钙溶液。随着试验的进行,在看到溶液突然变浑浊时,他开始观察温度表,在发现温度在迅速上升时,就立即喊道。

  “沈老师,它的温度在短时间里一下爬升了将近十度,接下来怎么办?”

  “应该是引发了反应,”

  想了想,沈明东说到。

  “试试增加氯气供应的,然后用冰水冷却温度,注意监视温度的。”

  就这样,在教授的指挥下,叶知秋和同学们立刻忙活了起来。反应温度被控制在40到60度之间,并且保证氯气供应。一直维持了几个小时之后,他们得到了一些重结晶母液。

  ……

  这不过只是一次试验而已,在试验记录编号上“999”,也是所谓的“999”号合成物。最终,得到的是一些黄色粉末状的物体,至于效果会怎么样,还是需要进一步试验的。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往常一样,叶知秋和同学们打开了装有的蝗虫的笼子,很快,试验室里就布满了蝗虫。

  “先喷洒20克试一下。”

  在粉末喷洒器的帮助下,粉末被吹散开后通过管道吹进试验室,在这个时候,叶知秋他们仍然在那里交头结耳的聊着天,这只是无数次试验中的一次,几乎没有什么人对它有什么期待,甚至就连沈明东教授自己都没有参加这次试验。

  “快看,有蝗虫掉下来了!”

  突然有眼尖的同学大声喊道。

  “不是飞到地上了吧……”

  还不等叶知秋把话说完,试验舱里密布的蝗虫就像雨点似的落在地上,隔着玻璃窗,瞠目结舌的人们,无不是像傻子似的站在那里。

  “这,这……”

  目瞪口呆的叶知秋,惊讶的都说不出话来,好一会,他才说道。

  “该不会是和上次试验一样,只是神经麻痹吧。”

  在之前的试验中,他们也取得了一些合成物,效果差强人意,顶多只能杀死小害虫,像蝗虫之类的害虫也就是短暂的神经麻痹而已。

  “我看着不像,它的作用效果很快,这才多长时间啊,就是神经麻痹也不会这么快。”

  “肯定是这样,“999”肯定有剧毒,我们可以再用白老鼠试验一下。”

  事实证明,那些蝗虫是被杀死的,死的非常彻底,没一只活下来。在他们为之欢呼的时候,在他们又一次复制试验,想要再次合成第“999”号合成物时,却意外的发现试验失败了?

  怎么会这样?

  闻讯而来的沈明东和他的助手们都陷入了迷惑之中,没有人知道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推开了一扇大门——有机化学的大门。

  在另一个世界,这种合成物被称为六氯化苯,俗称“六六六”,对昆虫有触杀、熏杀和胃毒作用,而在工业上是由苯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合成。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不断的进行试验,但是却一直没有能够复制出之前的产品,直到偶尔又一次成功之后,他们在不断的检查试验的步骤时,叶知秋看着窗台上明媚的阳光照在实验器皿上,反复回忆的之前的试验合成步的他突然自言自语道。

  “难道说是需要光?需要太阳光?”

  光!

  这一天,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