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3章 秋收_原始人日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减少,季苍河两岸正式进入了秋收阶段。

  各部落男女老少同时上阵,背筐挑担,牵马推车,数十里范围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眼下收获,和后世区别很大,庄稼都不用刀割,而是就在农田里面把种子薅下来就算完事。

  这种方法好处在于,收获的粮食运送回家晒干就能入仓。

  坏处在于速度很慢,一个人一天能够收完一亩就算高效。

  徐晨也曾经想过推广收割方法,但实施起来难度很大。

  一是收割需要大量锋利的镰刀,整个大联盟至少数千把镰刀才够用,不光眼下铜锡产量无法支撑,铸造也完全跟不上。

  二是需要更大的晒场和脱粒手段。

  无论是石碾还是连枷,眼下都一样没有,要满足所有部落收获需要的足够工具,也不是短期内能够做到的。

  另外就是产量太低,草多粮少,一亩田也就三十斤左右,收割脱粒代价比直接采收更大,而且都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的饲养牲畜,草料收集起来没什么用,还不如留在田里一把火烧了还能肥田。

  总之就是,虽然眼下在他的大力推动下这些部落开始大跨步的进入农耕时代,但依旧还是古老而传统的采集模式。

  只是采集对象从荒野变成了专门种植的农田而已。

  古老的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徐晨每天看着部落的男女忙忙碌碌把收获的粮食送回来晾晒,无奈的同时还是非常高兴。

  经过他的大致统计,搬迁到王城附近定居的所有部落今年开垦的农田面积达到了七千亩,就算按照亩产三十斤计算,粮食总产量将达到二十一万斤。

  这在当前这种原始蛮荒的时代,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有了这批粮食打底,定居王城附近的所有部落的生产力都将获得极大的解放,他就有足够的劳动力来推动王城建设和其他工商业项目的发展。

  不过平原集中定居的弊端也比较明显,那就是除开垦田种植之外,基本上不会有太多的其他食物来源。

  王城方圆数十里都是人,昔日密布河滩的野兽基本上都跑光了,剩下来的也就是些鸟类和小型动物,兔子、獾、野猪和野麂等还能看到一些,但大型的野马、野羊、野鹿、野牛等等基本上销声匿迹,至少都在距离王城七八里之外的区域才能看见。

  没有了这些大中型的食草类野兽,人类的狩猎将变得困难起来,肉食类食物会锐减。

  另外平原上植被比较单一,大部分都是野草荆棘和一些低矮灌木等植物,这些植物很少有大量富含淀粉的根茎果实,因此这类食物的采集也基本上断绝了。

  不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类的适应性还是比较强,平原上除开种植之外,还有一条流水充沛的季苍河和附近大大小小好几条小河溪流,里面的鱼类资源还是非常丰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