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08章_1627崛起南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大事了!”

  一名青年手中拿着今天刚发行的《海汉时报》,神色慌张地冲进了一间幽静的书房,对坐在书案后的人大声说道:“父亲快看,出大事了!”

  “慌什么,天又没塌!不是跟你说过很多次了,做人要稳重,不要一惊一乍,还跟个小孩似的!”两鬓斑白的中年男子先是训斥了儿子几句,这才不紧不慢地接过报纸,查看上面的内容。

  不过这位看似镇定自若的男子在看完报上的头版文章之后,表情也不似一开始那么轻松了,口中喃喃自语道:“南海太平了这么些年,好日子终于要到头了啊!”

  青年问道:“父亲,我们该怎么做?”

  中年男子应道:“你去安排一艘回南方的快船,等我写一封信,连同这报纸一起送回去。另外立刻联系胜利堡,替我申请与陶东来见面。”

  青年连忙应下,快步出门办事去了。

  中年男子拿出信纸铺在书桌上,默然半晌之后,才开始提笔写信。不过他所使用的并非常见的竹杆毛笔,而是一支漂亮的羽毛。羽毛前端削尖,沾上墨水之后便可在纸面上轻快地写出字迹了。

  这位使用羽毛笔写信的中年男子并非海汉国民,而是荷兰东印度公司驻三亚公使苏克易。

  荷兰东印度公司远在爪哇岛的巴达维亚城,但其相当一部分贸易活动是在东北亚地区进行,海汉与大明都是其主要的贸易对象。所以像苏克易这样华裔出身的买办阶级,也就在此之中有了用武之地。

  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海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之后,苏克易便被派到海汉担当公使,算来已经有二十年之久。在此期间,东印度公司虽然也有换人接替他的意愿,但却一直都没有找到与之能力相当的人选,只能让苏克易的任期续了又续。

  苏克易每隔两年会回到巴达维亚述职,但时间长了还是有诸多不便,所以他后来便将家人接到三亚定居。适才拿报纸进来的长子苏永山,便是六岁时来的三亚,然后随他一起在这边生活。

  或许正是因为从小在这边长大的缘故,苏永山对官方报纸上发布的各种消息也是十分敏感,所以才能在第一时间便察觉到了今天这份特刊的不同寻常。

  而苏克易跟海汉官方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对于执委会的做事风格也十分了解。他知道像这样在大行动之前先通过报纸吹风引导舆论的做法,本就是执委会惯用的手段。过去这些年里,只要是海汉主动发起的军事行动,在动手之前都会走这个流程来鼓动民众情绪,为官方的最终决议做铺垫。

  苏克易不用费什么脑子,就从这篇头版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到执委会的用意——海汉已经不满足于目前在南海地区的控制范围,接下来可能将会通过军事手段,在南海占领更多的地区。

  而这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