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一五、感谢_史上最强大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学这几个星期,徐生洲确实感觉到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区别。

  别的什么先不谈,就说博士生日常的工作量,要听课、参会、写论文、做项目,还要帮着老师一起带硕士研究生,感觉就是当半个青椒来用。至于整个的青椒,更不用说,面对项目、论文、课时的考核,还有非升即走的巨大压力,真的是会哗哗掉头发!

  按理说,徐生洲应该比其他博士生更轻松一点,毕竟他有系统大爷撑腰,论文的压力近乎为零。凭借着手头上的148927点积分,还可以再兑换一篇“四大”,又或者兑换1000点积分一篇的初级学术论文,每月发一篇,十年不断更!

  研究生阶段,有什么是论文解决不了的学业困难?

  当然,徐生洲也有自己需要操心的事儿,最重要的就是要管着那所几千人的学校,作为一校之长,从老师们发表的每篇论文,到校园基础建设大的大额开支,都要他签字同意。于是他不得不每周要跑回金陵两天,处理这些琐碎的事务。

  到了九月底,尽管古代文史哲圈内对《永乐大典》正本的讨论甚嚣尘上,甚至愈演愈烈,但在社会大众层面已经渐渐消退,乃至澹忘,毕竟如今有那么多能打的颜值、好磕的CP,还有那么多新奇的事情、劲爆的新闻,没有几个人会跟枯燥且专业的古籍去较劲儿。

  就在这个时候,神州科技职业学院带着2条吸引眼球的新闻,再次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一条是科学家在神州科技职业学院校园里发现了银杏纲的另一种孑遗植物裂银杏,目前仅存10株,都是千年古树。

  银杏,大家都知道。

  那裂银杏,又是什么?

  到底是银杏果实是裂开的?还是银杏树是裂开的?为什么放着好好的银杏不当,非要裂开呢?是看到小行星撞地球,导致恐龙大灭绝,然后心态崩了吗?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安装最新版。】

  众人纷纷表示好奇。

  另一条是神州科技职业学院老师以研究长文(Article)的形式,在国际着名学术期刊《Nature》报道了这一发现,裂银杏的照片甚至被选为当期封面。

  各大科学网站也随之大肆报道,声称银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在这里,就能看出英语很魔性了。一个,不仅覆盖了堂亲、表亲,甚至连男、女两个性别都包括在内,有效避免了拳师们找茬。

  民办科研机构发S,时至今日,已经不算什么大不了的新闻。像被誉为“科技民工”的华大基因,靠测序在S发了多篇文章。还有天宇自然博物馆,靠着各种恐龙化石,也不止一次上了《Nature》。但基因这东西太高科技,普通人看不明白。恐龙这玩意虽然接地气,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