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十八、预判_史上最强大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兴华还以为徐生洲问他是怎么拟定待遇的,连忙回答道:“是这样的,我们人事处调查了解了近年来金陵各大高校引进同层次人才的待遇标准,又参考了其他地区的一些办法举措。考虑到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在薪酬待遇、购房补贴、科研启动经费等方面择优就高,并适当上涨20%-50%,相比之下才能显得更有竞争力。当然,这些都是我们初步意见,最终还要请校长您定夺!”

  怪不得个个都要削尖脑袋评杰青、评长江,实在是待遇与普通的教授、研究员有天壤之别!

  而且各大高校之间也太卷了,瞧瞧开出的价码,直接就是普通职业(职业技术)学院全年办学经费的十分之一,完全堵死了普通职业(职业技术)学院下场玩票的可能。当然,这也充分说明杰青、长江确实是个好东西,因为好东西的唯一缺点就是贵。市场规律不就是这样吗?稀缺物资的价格会一直上涨,直至供需关系重新平衡。

  还有就是,见鬼的系统又坑了我!每引进1人,起步奖励才给500点积分和200万办学经费。这要是引进十个、八个杰青/长江级别的大牛,我得亏成什么样!

  徐生洲一边肚里碎碎念,一边往后翻,然后就看到人事处拟定的下一步准备重点接触的人员名单。

  何兴华在边上介绍:“徐校长,我们大致统计了一下,咱们国家杰青从1994年开始评选,最开始一届仅49人,后来逐年增多,2010年以后基本稳定在每年200人,当然公示后会拿下一两个、两三个,近年来又增加至每年300人。这么多年下来,总人数已经突破了5000。五千人看起来是不少,但这不仅包括各大高校,还有各个科研院所,其中中科院系统就要占据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即便在院校之间也是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像燕大在校杰青超过300人,留美也有近300人,加起来占总数的八分之一。但更多的普通双非高校,连1名杰青都没有。”

  徐生洲叹息道:“以前都说‘八二法则’,即20%的富豪占据80%的财富,而80%的平民只拥有剩下的20%财富。在杰青这件事上,可能比例是九一。”

  徐生洲的直觉没错。

  据统计,以高校为依托申请的杰青项目中,近94%的获得者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而排名前十的高校,更是占据了“杰青”项目总资助数量的%,几乎是半壁江山。

  何兴华又接着介绍:“长江学者从1998年开始评选,也是经历了从少到多的过程,因为最近几届名单不再公布,只能了解个大概,总数应该在特聘教授3200人、讲座教授1100人、青年学者1000人的规模。我们在统计之后,剔除了当选院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