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四章、英资_重活之娱乐香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英国人控制的公司,在英国本土那边实际上就是要实力没有实力,要能力没有能力,要关系也没有太好关系的那种,虽然英资顶尖的那一拨,在全世界都能吃得开,但是绝大多数中下层的英资公司,实际上能力很有限,就是和港资相比都差很远。

  这些公司之所以能够在香港获得丰厚的回报,实际上就和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八旗子弟一样,有人养着。

  不要以为英国佬就像他们在世界上宣传的那样,一直都是绅士,并且认为这个世界上最为绅士的人永远是英格兰人。

  实际上,在英国人准备把自己打扮成绅士之前,他们刚刚放下带血的刺刀,如果英国人都是绅士的话也就不会有二次鸦.片战争了,也就不会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了。

  那可是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修了150年,前后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任皇帝才修建完成,是中国最宝贵的园林建筑,里面的珍宝随便拿出一样都够普通人吃一辈子。

  英法侵略者究竟抢走了圆明园多少宝物,因为其帐目都一并被抢毁一空,所以已永远无法说清。

  我们只能从一些资料里看到一些眉目,据清室史料表明,圆明园内当时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即达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

  事后查缴被土匪抢走和侵略军“委弃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达1197件,这充其量只不过是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二。

  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

  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情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

  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蓝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

  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等珠宝;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

  一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个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

  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

  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二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