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0章 庲降都督_季汉刘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名恢,字德昂,是建伶令爨习的侄子,在爨习手下担着县尉的职责。

  在刘璋到达邛都城时,李恢仗剑立于军门,给刘璋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益州郡大族爨氏守节不辱,在大族雍氏肆虐的时候,没有附和贼势,只是虚与委蛇而已。

  对于爨氏的这种做法,刘璋没有去责备什么,只要不谋逆,就是良人,和逆贼虚与委蛇,拖延时日,算不得什么罪过。

  刘璋当时对李恢宽慰的话,让李恢内心颇为惊奇,他没有想到刘璋的心胸如此宽广,本来他都做好了一篇腹稿,打算用来说服刘璋,但没想到刘璋对这样的事竟是毫不在意,没有丝毫放在心上的样子。

  ‘真乃明主也。’这是当时李恢内心真切的想法。

  不过李恢不知道的是,刘璋对爨氏是否有反意并不在意,爨氏俯逆反叛的话,派一旅之师讨定即可,爨氏没有俯逆反叛的话,自然是一件喜事,不过二者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怎么比得上眼前李恢,历史上蜀汉的第二任庲降都督。

  历史上蜀汉有过六位庲降都督,镇守南中,讨平百蛮。而李恢是刘璋出任益州牧这么久,第一个见到的庲降都督,其余五人,如第一任庲降都督邓方,是南郡人,还在荆州,剩下四人,或是年少,或是未曾扬名,还没有踪迹可循。

  这就显得李恢的重要了,虽然现在李恢还是年少,但好好调教历练一下,日后留人镇守南中,李恢可谓是上上之选。

  对于刘璋的反问‘为何邛都城容易拿下’,李恢脱口而答:“通常情况下守城的话,需要派人出城布阵交战一番,一是为了壮大声势,显示武勇,二是为了表示城中兵力充足,有不小的余力。”

  “但如今明公领兵到达邛都城,城中没有派遣一兵一卒出城,而是将城门紧闭,吊桥收起,可见贼寇心中胆怯,不敢和明公的天兵对敌。”

  “其次,贼寇猥集在城中,没有分兵在城外立寨,和邛都形成犄角之势,此所谓孤城一座。”

  “贼寇心生胆怯,又进退失据,有坚城据守,却无坚守之心,不过是坐以待毙尔。”

  李恢为人有胆气,因此和刘璋这位益州牧交谈起来也是款款而谈,没有什么怯懦的地方。

  但更重要的是,刘璋这两日给李恢的印象,让李恢敢于在刘璋面前反驳刘璋的话。

  说完这番话的李恢看向刘璋,他觉得刘璋这位益州牧为人有些奇异,宽宏大量是一方面,对他姑父爨习和雍氏虚与委蛇的行为不闻不问,没有心生介意。

  另一方面,刘璋在他这位爨氏派遣来的使者面前,似乎没有什么展露威严的想法,和他交谈起来,如同两个平级的好友一般,也不在意他人反驳他的话,没有常人被反驳时羞怒的样子,而是静下心来去思考,这一点又大异于常人。

  最为非常的一件事是,刘璋对他没有任何的防备,虽然他有文书印章可以证明身份,但他终究是一名外人,刘璋却把他带在身边,领着他一起来观察邛都城的城防。

  这让他想起了一个人,高皇帝刘邦。

  “德昂所言有理。”闻言琢磨了片刻的刘璋点了点头,面带微笑的认可了李恢的话。

  “贼寇如此胆怯,纵使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最终也还是为我所破。”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