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2章 庲降都督_季汉刘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池,算得上是废物利用了,和他在邛都做的几近一样,他在邛都杀了一批夷人,但同时留了一批夷人用来干点杂活累活。

  “高卿做的好。”刘璋微笑着夸赞了一句,随后示意了众人入城,一群人打马向滇池县县寺行去。

  在骑士簇拥下向县寺行去的刘璋,脑子转个不停,思索起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第一任‘庲降都督’的人选,历史上庲降都督是蜀汉平夷庲降都督府长官,庲降二字,大概取的是夷人来降的意思。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南中大规模的叛乱没有发生,但小规模的叟夷叛乱却是没有停歇过,而蜀汉大军多年来一直在前线与魏军作战,无暇南顾。

  于是蜀汉为了应对南中地区时不时出现的骚乱,同时为了便于管理南中地区,设立了一个特别官职——庲降都督。

  庲降都督和蜀汉常置的另外三个镇戍都督,江州都督、永安都守、汉中都督一样,肩负着抵御外敌入侵的重任,但不同的是,南中是一块比较特殊的区域,这里少数民族较多,和汉人杂处在一起,因此庲降都督不仅要有军事才能,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处理民族关系的能力,能维护南中地区的政治稳定。

  刘璋眼下就需要一名能协调南中少数民族与汉人之间的关系,镇压南中小规模的叟夷叛乱,以及能征收、运输南中战略物资,助力他征伐天下的庲降都督。

  前面他一直没有想到一位好人选,蜀汉的几任庲降都督,邓方、李恢、张翼、马忠、张表、阎宇六人,李恢恰好在他手上,但李恢现在年纪较小,在南中没有什么威信,刘璋提拔李恢担任邛都令都已是超拔,是对李恢的殊遇。

  更不必说,庲降都督一职,驾临南中各郡郡守之上,各郡郡守都需听从庲降都督调遣,而李恢离两千石的郡守还有好长一段阶梯需要攀爬,总而言之,李恢走到庲降都督这一职位上,还需要十来年的历练才行。

  现在的李恢,还是太年轻了,太简单了些,需要岁月的锤炼才能化作一块美玉。

  这里刘璋微微将目光瞥向了身侧的益州郡太守高颐,人到中年的高颐相貌端庄,气质出众,目光灼灼,甚有威严。

  这位姓高名颐,字贯方的益州郡太守,历任北府丞、武阳令、阴平都尉,一步步稳稳向上走,走到了如今益州太守的位置。

  刘璋查阅过这些年高颐在益州郡太守上的考核,上面称赞高颐卓尔绝殊,学优从政,亲贤乐善,高风亮节,每每都得了高等的评价,算得上颇有治才。

  这次雍氏谋逆,高颐能在外无援军、消息断绝的情况下,号召城中人士坚守滇池县数月有余,可见其得益州郡人心,外加有一定的军事才干。

  另外刘璋依稀记得高颐因为在职期间的政绩十分显著,甚得益州郡的民心,在高颐死后,出现了臣吏播举而悲叫,黎庶踊泣而忉怛的情况,故而高颐得以在墓前立阙,有‘高颐阙’一座流传到了现代。

  片刻后,刘璋收回瞥向高颐的目光,关于庲降都督一职的人选,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决断。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