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若不支,杀我!_抗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击败马腾云部,打开通往老木崆的道路,王五让哑巴朱三将从吴家垣子武库带出来的十几付铁甲,连同一百多付棉甲全配发下去。

  自己领了付铁甲,在万四的帮助下穿戴好后提起大刀走了几步,感觉甲有些重,但并不妨碍身体活动。

  手里拿的还是那柄刀刃中间卷了拇指长边的大刀。

  看着有点瑕疵,还能用。

  不是没有刀让王五替换,实是他对这柄大刀有些感情。

  也用顺了手,所以不想换。

  看到王五队伍竟有十几付铁甲,张天放不由有些眼馋,因为他们兄弟手中只有四付铁甲。

  铁甲可以说是重器,有“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的说法。

  历来王朝及军队对铁甲都十分重视,原因铁甲不仅能保护披甲人不被箭矢、刀枪所伤,更能于战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数百铁甲兵可当数千乃至万余人!

  如此杀伤力的原因再简单不过——我有甲,你砍不死我;你没甲,我一刀毙你命。

  只可惜夔东地区的明军铁甲持有量极低,除了明末以来军备废驰原因外,就是因为二十年来清军对夔东明军的持续封锁,使得他们无法从外界获得铁甲补充,也难以在根据地内自行治造铁甲。

  这个时代,打造铁甲的技术含量是很高的。

  王五没有将铁甲分给赵进忠、张鹏羽这些军官,而是将铁甲全部分给了自己直领的亲兵。

  不是他厚此薄彼,而是铁甲数量有限,必须集中一起使用才能在关键时候取得突破性的力量。

  倘若就这么分下去给军官一人一套,反而会让铁甲变得没有意义。

  如此,自也不会矫情的将铁甲再让出几付给张天放他们。

  被分到铁甲的亲兵们都知道,这是要搏命了。

  谁也没有畏惧、抱怨,默默在同伴帮助下披甲,之后不断擦拭长刀。

  哪怕长刀已经擦得锋亮,他们依旧机械的擦来擦去。

  时不时的将长刀向着天空指去,看着上面的寒光不断闪现。

  老顺军那边麻思忠全员出动,三方人马加一块只有千余人,却是这支明军队伍最能打的存在了。

  余下人手做为预备队使用。

  只是谁都清楚,无法在第一波击溃马腾云的部队,有没有预备队都不重要了。

  因为,他们无路可退。

  那支马部过来探察的小队在距离明军约两三百米的地方停下了,从他们停留藏身地便能看出这支小队也是精锐。

  明军这边王五同张天放共推麻思忠为指挥,不是王五没有指挥能力,而是不想在这个时候因为指挥权闹出什么话来,从而影响到几方的团结。

  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团结一心更重要的了!

  于草创时期就想着争权夺利,那同蠢人没有什么区别。

  历史上有多少人吃了这种亏。

  更休说眼下明军的处境堪称地狱局!

  麻思忠一直在用千里镜观察马腾云部的调动情况。

  在发现前方有一支明军出现后,马部也很快做出了军事部署,抢占了山道两侧的制高点,并以此为基础构造了一道简单防御线。

  看起来,马腾云似乎无意主动发起进攻。

  王五不认为是马腾云心有愧疚,觉得不好意思对昔日同袍下手,而是因为马腾云这会也摸不着底,弄不清楚他们到底有多少人。

  “等会我亲自带人攻马腾云的中军,王五兄弟同张千总分别攻他们两翼...”

  麻思忠开始部署进攻方略,其以所部为中军负责主攻,以此吸引马部主力,这样就能给王五和张天放减轻压力。

  若二人能够成功攻占两翼制高点,便可自上而下配合麻部夹击马腾云,从而大获全胜。

  反之,则必败无疑。

  “就这样吧。”

  麻思忠抬头看向王五同张天放,到这份上也没什么话好说的。

  二人不约而同点头,各自前往所部。

  远处,有“呜呜”号角吹响,是马腾云的部队在吹号。

  这让王五眉头不由一皱:难道此地还有另一支叛军不成?

  心念之下,忽对自己的掌旗哑巴朱三低声道:“若我力有不逮,你便砍我头颅,不可使我为敌所俘。”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