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7章特优等的评定_重生之董卓逆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悲、可叹啊……”

  王学官见到郭怀就要谈论时弊了,慌忙转移了话题。

  “荀侍郎,前面还有不少寓意深刻的诗句呢!”

  荀攸苦笑了一下,从董睿的这些诗句和对联当中,已经看出了董睿心系国事之心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一路上,荀攸被一对对寓意深刻的诗句震撼,他走路的脚步逐渐轻了下来,有了种进入圣地的感觉。

  朗朗读书声传了过来,荀攸这才明白,他所在的地方,不是圣地,而是学堂。

  教室里都是身穿校服的学生,正跟着老师朗诵着诗文。

  总共有十二间教室,每间教室里有四五十名学生,有三成教室里是女学生。

  是真的!

  都是真的!

  “董睿真的凭借一己之力,创建了六百学生的大学堂!

  董睿仅仅十六岁,就遵守圣道,做出了教化万民的壮举!

  董睿如果没有资格做孝廉,全国就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做孝廉了!”

  荀攸有感而发,说出的话语充满了真意!同时,他对董睿的崇敬之心,悠然而生!

  王学官摸着胡须,满脸带笑。

  “哈哈,我们陇西郡的学士也是这样的心意!”

  这下,就能完成郡守大人的任务了啊!

  郭怀心中欢喜,却有担心之事。

  “王学官,盟主前往京城后,郡守大人会阻止,董老太和董嗣觊觎山谷吧?”

  “当然!董睿的这座山谷,可是陇西郡对外的窗口,郡守大人必定会保证山谷的繁荣。”

  王学官张口就来,反正他说的话,怎么理解都可以。

  “郭校长,本侍郎返回京城后,必定向上司讲述见到的一切,并且提议董县尉返回陇西郡任职!”

  荀攸已经意识到,董睿在陇西郡才能做出更大的作为。

  ……

  荀攸三天的举孝廉核察,两天用在了董睿身上,其他四人只用了一天。

  第三天,荀攸拿出了核察评定:董睿是特优等,其他四人都是合格。

  特优等是举孝廉中的最高评定等级,唯有做出重大贡献的孝廉才能得到。

  在全国范围内,每次举孝廉中能得到特优等的极少。

  因为,得到特优等的孝廉,非常受到朝野的关注,声望大增的同时,也会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荀攸把评定结果交于郡守李参后,就急匆匆的前往了金城郡。

  荀攸计划完成金城郡的举孝廉核察后,再返回狄道城,一定要与董睿来一场促膝长谈。

  ……

  李参看到荀攸的核察结果后,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太过在意。

  就算董睿得到了特优等的评定,又能如何?

  董睿肯定会百般推辞,不愿意前往京城。

  当董睿收到面圣的圣旨后,就不得不前往京城了。

  只是,董睿可能安然无恙的到达京城吗?

  李参把荀攸的核察扔在了一旁,又拿起了刺史刘虔的回信。

  其上只有四个字:“酌情处理!”

  刺史刘虔真的太狡猾了,没有提朝廷对番邦的优待政策,没有提孝廉名额的事情,把事情全部推给了李参!

  李参看着儿子李志德忧伤而又渴望的神情,心中不由的一颤。

  这段时间,李参经过一系列打击之后,在陇西郡的威望大减,随时都可能丢掉郡守一职。

  李志德的孝廉身份,对李家来说,就是未来的希望!

  与李家的未来相比,北宫方算的了什么呢?

  李参做出了决定,不理会北宫方的事情,按照原有计划行事!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