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二章 乐山攻略_红星照我去战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现了一石二鸟的目的,西南最重要的川省终于向他敞开了大门。

  “说起来还要真心感谢红匪啊!”常凯申心中暗爽道。

  常凯申接到刘湘的求援电报,但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向刘湘回应。

  在常凯申看来,川北为了“追剿”红四方面军,胡宗南的近十万人马已经开始跟进川省。同时,薛岳所部十多万中央军很快就要追击中央红军渡过长江进入川南。

  总之,川省的南北边境上已经足足有二十多万中央军了!

  常凯申的心里清楚得很,他那个乘追堵红军之机,完全掌握西南的双管齐下的计谋在川省已经接近实现了!

  时下,他现在想做的文章就是:再借“进剿”两大红军之机,在消灭红军的同时削弱川军的实力,真正做到让刘湘这些川中的地头蛇向他常某人俯首称臣,完全掌握西南,将西南完全“中央化”!

  于是,常凯申留下吴奇伟纵队暂时协助薛岳治理黔省,调周浑元纵队四个师与上官云相的两个师即速渡过长江,又增调汤恩伯部四个师入川,由陈诚统一指挥,命他伺机掌握川省并剿灭红匪。

  就在常凯申自以为完成在川南、川北“围剿”红军的部署之后,中央红军经过连续四天的急行军后,于4月18日上午十点进入了乐山市。

  乐山,古称嘉州,位于川省盆地西南部,坐落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北与眉山接壤,东与自贡、宜宾毗邻,南与凉山相接,西与雅安连界,是川省西南部的中心城市。

  乐山历史上属古蜀国,有“海棠香国“的美誉。

  之所以称乐山为“海棠香国”,是因为乐山古代特产“嘉州香海棠”之故。

  《酉阳杂俎》中记载说:“嘉州海棠,色香并胜”。唐代嘉州刺史薛能写道:“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

  北宋诗人王十朋称为“嘉香海棠“,并以此为题写“点绛辱”词:“丝蕊垂垂,嫣然一笑新妆就。锦亭前后,燕子来时候。谁恨无香,试把花枝嗅。风微透,细熏锦袖,不止嘉州有。”

  当然,乐山最出名的还是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此时,乐山的守军只有一个旅的部队,人数只有5000余人。

  因此,中革军委很快就下发了命令:少共国际纵队务必于明天黎明之前攻占乐山市。

  张城接到命令后,一面派出侦察部队前往乐山城进行侦察,一面作出战斗布署:一师担任乐山市的主攻任务,二师进攻井研县,封锁乐山市的东大门;三师进攻青神县,封锁乐山市的北大门。

  晚上七点钟,二师、三师相继传来了拿下井研、青神两大县城的捷报,将民党军封锁在东北之外。

  与此同时,侦察部队也带回来了乐山市的地形情报,他们发现乐山处于泯江与大渡河这两条大江的交汇之处,地形易守难攻,强行攻城极为不利。

  张城与政委、参谋长及李云龙几人经过仔细分析后,最终决定实行偷袭战术,从特战大队挑选水性特别好的五十名战士组成突击队,由大队长张三和亲自带队,利用夜色掩护于凌晨两点从泯江的上游悄悄入水,泅渡而下,潜入城中,然后偷袭东门城楼,打开城门,接应一师的大部队进城。

  任务一下达,张三和领衔的特战大队立即开始准备起来,马上就挑选出五十名水性特别好的队员进入突击队,只待凌晨两点钟的到来。(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