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年尽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病了这许久,后事早已预备下,可随着年关临近,老人家精神渐好,大家心里都存了侥幸。

  没想到,老人家早饭时还好好的,睡了个中午觉,就再也没有睁开眼。

  去得很是平静。

  可对李氏来说,最后没有陪在老人家跟前,心里如何不内疚自责,泪如雨下。

  初瑜与天佑守着李氏,劝了又劝。

  李鼐带着李家诸人,也恳请李氏多保重。

  这一番计较下来,李氏为了大家心安,倒是不敢再哭了。

  等到恒生过来时,李氏已经平静下来,正同李鼐父子商议停灵治丧之事。

  寻常人家长辈过世,停三天、五天、七天、九天的都有;官宦人家,则是日子多些,十五天,二十一天,三十五天,最长到七七四十九天。

  以老太君的辈分,本应多停些日子,可老人家早就有交代,若是熬不过年去,只在李宅停三日就发丧,省的饶得大家过年也不安生。

  话虽如此,可也不好如此简便。

  所以李氏的意思,在李宅停三日,剩下日子去寺里停灵,等过了七七再从寺里发丧。

  李鼐如何肯依,只说无碍的,还是在李宅停了“七七”再出殡。

  李氏摇头道:“还是顺了老人家的心意吧,省的老太君地底下也不安生。”

  真要是抡起五服来,李鼐只是高太君堂侄孙,万没有让堂侄孙治丧七七四十九天的道理。

  李鼐还要再说,就听李氏道:“左右寺里也要留人照应,你若是真想要多尽孝,就过去多陪两日。既是老太君自己个儿的主意,就这么办了吧。”

  李氏坚持,李鼐无法,只好依了。

  白事本就繁琐,等到布置好灵堂,安置起来,闹闹哄哄,就到了晚上。

  天佑与恒生再三劝了,李氏才上了马车,回曹府安置。

  李家被抄家后,过去不少姻亲故交都断了往来,如今能报丧的人家委实不多,多是李诺兄弟两个的同僚、朋友。

  有的交情并不深厚,听说过几日后开始在广化寺治丧,便也留了心眼。

  如此,在李宅停了这几日,来吊祭的亲朋,都是有数的。

  除了李家本家几个族人,就是孙家、曹家这边的晚辈。

  看着如此冷清的场面,再想想老太君为保全李家子孙的付出,李鼐羞愧不已,整日恹恹的,一下子老了好几岁。

  李诚见状,少不得劝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些年来,父亲又不是头一回晓得,何必放在心上?老祖宗的后事,冷清不了,等到了广化寺,就会热闹起来,到时怕有得忙。”

  李鼐听了,叹了口气,道:“老太君到底是李家人,都是我们这些做子孙的不肖……”

  正如李诚所说,等高太君移灵广化寺,吊祭的宾客一下子多了起来。

  李家往来的人少,曹家却是好人缘。

  高太君身上虽无诰封,只是民妇,却是曹家太夫人的“生母”。

  即便宗室中,晓得李氏身份的,只是高太君只是李氏养母,看在李氏面子,多也使人过广化寺吊祭,一时间热闹无比……

  江宁,总兵府。

  曹颂衙署那边已经封印,曹颙也收到家书,得知高太君故去的消息……

  重生于康熙末年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