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1章 血战三岐里-完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之前的台岛战场和鸭绿江战场,复兴军小团编制的便利性极为突出。

  在面对日军独立的联队时,复兴军可以以此调集四个甚至五个团保持优势;而日军面对复兴军一个团的时候,派遣大队的兵力明显不够,派遣两三个大对又会导致日军联队的战斗力减弱,派遣整个联队又会导致原本就处于兵力弱势的他们失去更多的可用部队。

  所以在1904年,日军就针对性的对陆军进行了改革。

  一个联队比华夏陆军多出二三百人主要是弥补火力的不足,而在改革之后,日军也明显感觉到了这个小团大师编制的好处。

  不仅可以扩充和培养更多的中层军官,获得更多的军费,在实际战斗中调集的起来也极为方便。

  只是目前日军的师团级编制依旧没有改,因为中层军官和师团长级别的高层军官概念不同。日本陆军部当然是想改的,甚至想学习华夏这样建立军(团)级编制。

  但这个要求已经提出就遭受到内阁和海军部的全力抵制。

  究其原因就是军团或者军级的组建,必然会让陆军多出十几个中将甚至大将,这会让陆军的声势和影响力更大。

  最为反对的就是日本海军部了,海军才多少艘船?又能安排几个中将甚至大将?

  复兴军第一师正在清剿残敌,邱良虎则听着停止溃逃的部队汇报情况。

  四个团近五千人,除了在之前几次防御战中的损失,现在他手中的兵力折损近半,最少六七百人在崩溃之后失踪,至于后面能不能找到主力部队还要看他们自己了。

  四个团想要继续战斗显然是不可能的,在安置好伤员之后,邱良虎到了第一师的临时指挥部。

  “卓渝兄,对面的是日军第十六师团,听说是个在台岛和我们交过手的宿将。此人善于把握战机,之前我领着四个团在三岐里和他对垒,第三波就利用我们没有火炮的机会动用五六千人进攻。”

  “在当天夜里想要夜袭,结果被我们打退之后,他在临近天明的时候直接全军冲锋我军阵地,最后我不得不下令部队后撤到最后的一道防线。”

  “原本我估计明天日军的火炮才能到达,谁知道日军把中小型火炮先运来了,搞得我现在灰头土脸的。”

  陈卓渝看了看一脸汗水和疲倦的邱良虎安慰道:“还好有你秋老虎帮我试了试水,不然我还真的吃亏。”

  “这次能全歼日军八千人,些许小挫不会有啥影响的。”

  两人又闲聊一会儿之后,邱良虎就离开了指挥部。

  陈卓渝摸着下巴,对于接下来如何击溃甚至全歼第十六师团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他是湘省浏阳人,轮身份是皇后陈秋怡的堂兄,作为浏阳诗书传家的陈氏,虽然算不得书香豪门,也算的上当地的书香门第了。

  自从陈作新在新华夏中步步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