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86章 以毒攻毒_大明小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到之处几乎所有官员都要来拜见,应酬次数远超于一般大员。每当被迫营业,动辄接见几十个对自己毫无卵用的阿猫阿狗的时候,秦中堂就想道,难怪里那么多官员喜欢微服私访,也是有现实心理基础的。

  秦中堂目光掠过了宁波府知府沈恺、宁波卫指挥使刘玠、户部郎中兼市舶司提举冯某、巡海御史胡某某后,忽然在后面人群里发现了一个特殊人物。

  「策彦和尚!你怎得在此?」秦中堂沉下脸,大喝道。

  被秦中堂点名的策彦和尚就是策彦周良,今年日本国朝贡团正使,上次他是副使,与夷务大臣秦德威认识了。

  自从策彦周良抵达宁波登岸后,由于种种原因,一是九艘贡船不符管教沦为倭寇,二是嘉靖皇帝昏迷,导致策彦周良一直滞留在宁波。

  如今听到秦中堂毫不客气的点名,策彦周良连忙排众而出,大礼参拜。

  秦中堂厉声训斥道:「去年念及尔国所求,本中堂多发了些勘合,原本想着让尔国可以多得些大明器物,也好感念大明天恩!

  孰料竟然有三批九船,假借朝贡而来,却泛海为寇!你这个正使是怎么当的?你们倭国就是这样忘恩负义?」

  听到这句,本地乡绅都对策彦周良怒目而视,如果不是你们倭人作乱,秦中堂也不至于来浙江!有九艘贡船千余人变成倭寇,造成了近些年最大的倭乱,如今还在福建一带抢掠。

  朝廷追究责任时,追究到了主张扩大对倭国贸易的秦中堂头上,于是秦中堂被迫亲自收拾局面,这就是秦中堂来东南的直接导火索!

  策彦周良连忙开口解释,旁边通事翻译说:「在下也是别有苦衷,勘合发的多了,难免

  各家鱼龙混杂。

  在下名为正使,其实根本约束不了各批贡船,那三批九艘都是萨摩."

  「不必说了!」秦中堂打断了策彦周良的解释,挥了挥手道:「今日我没时间处理你们,你先下去!回驿馆闭门思过,等待我得空询问!」

  策彦周良无奈的叹口气,转身离开了。

  在此之后,其他各色人等才轮番上前拜见秦中堂。本地士绅中,打头的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秦中堂就皱了皱眉头,凭借丰富的斗争经验,一看这老头的年纪,就知道来者不善。

  在这时代的社会习俗中,敬老也是一个很核心的礼节。比如乡里纠纷,很多时候都由年纪最长的人出面调解,所以才有「倚老卖老」这个词。

  地方官员对于本地老人,按惯例也会给点体面,不能太过于刻薄。

  出面迎接官员驾到的士绅代表,一般都是中坚力量,很少有这种七老八十的人出来折腾。所以秦中堂看到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心里立刻就拉响了警报。

  说难听点,就算这七十多岁的老头啥都不干,直接栽倒在自己面前,那传了出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