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2无舍居_诛魔千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规整,苏祈暗自惊了下,想不到这宅子竟这般大。

  宅子内灯笼高挂,外面繁星点点,光亮交汇,倾泻于院内,整院虽灯火通明,但却愈发显得寂寥落寞。

  她四处打量一番,穿过侧面一圆形洞门,来到竹林的青石板小径,曲径通幽,引路至撷心池亭榭处,果不其然,后院一棵老槐树下,放置了一把铁锹。

  苏祈会心一笑,快速在槐树下刨出两坛好酒来,开盖嗅了嗅,馨香扑鼻,竟是槐花淡淡香甜味道。

  她拎起酒就准备撤,突然一阵风过,竟将不远处亭子里的白纸吹得四处飞舞。

  想到赵默的强迫症,苏祈不由皱了眉,走近了去,准备拾起纸张。

  她却见桌上杂乱,完全不似赵默平时作风:两罐空酒坛随意栽倒,桌上剔透雕花瓷杯还残留着少许琼浆玉液,毛笔随意搁置,却未见有任何作品。

  苏祈心头微微一动。

  呃,该不会,那晚他来这里饮了酒吧?

  她咬了咬唇,俯身开始捡起满地的白纸,心中不由疑惑起来。

  ……也没看到他到底写了些啥,估计都扔了吧。

  苏祈将白纸拾起,将他们压在砚台下,摆放齐整。

  咦?这里有个抽屉?

  鬼使神差的,她竟拉开了书桌抽屉,只见最里层竟摆放整齐一沓稿纸。

  她心里微微忐忑,坐下翻看起来。

  一幅画。

  画的正是此处清池,但却不是此时季节,正值不远处的槐花绽放,垂坠锦簇,布满枝头,而撷心池旁,一清丽女子笑靥如花,正蹲在池旁戏水,槐花飘落,散在女子发间。

  苏祈瞧得分明,女子身着挼蓝襦裙,头戴一支樱花玉簪。

  她手抖了抖。

  画侧则题字曰:叹好梦、一一无凭,帐掩金花坐凝目。(1)并标注了日期,确为那夜所作之画。

  ……

  她心里翻腾,百般滋味,又翻了一页。

  一女子于宝塔下静静伫立,侧脸明媚,秋海棠花瓣洒落她发丝。

  画侧则题字曰: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2)

  苏祈咬咬牙,又翻一页。

  一女子于月影下裙舞翩翩,青丝散落,执剑而立,鹅黄丝带飘散。

  画侧则题字曰: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3)

  她接着翻,见院墙之上,一男子站立吹奏箫笛,旁边一女子托腮静坐,四周星团闪烁。

  画侧则题字曰:君思我兮然疑作,我思君兮未敢言。(4)

  她手控制不住开始颤抖,一幅幅翻看,每页日期不同,厚厚一沓,竟画的全部都是自己!

  最后一幅。

  清冷夜里,一女子双手执握匕首,满脸写满倔强。

  画侧题字: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5)

  苏祈心中一颤,陡然间鼻尖酸涩难忍,不知何时红了眼眶,竟滑落一滴泪水,瞬间沁湿了画作。

  她忙慌乱去擦,却不知为何,泪水越来越多,竟有些止不住。

  这、这可怎么办?

  她伸手抹泪,着急起来。

  竟弄脏了,赵大人肯定要生气的。

  她开始责怪自己。

  苏祈脑海开始呈现赵默生气时的面容,好似眸眼柔情,抬手轻揉她头发,嘴角抿着笑意道,“我说苏姑娘,你又做了些什么?”

  ……

  ------题外话------

  注释1:摘自宋代晁端礼的《雨霖铃·槐阴添绿》。

  注释2:摘自宋代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注释3:摘自清代黄景仁的《绮怀十六首·其十五》。

  注释4:摘自先秦屈原的《九歌·山鬼》、《九歌·湘夫人》。

  注释5:摘自明代的汤显祖的《牡丹亭》。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