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0章 晶体结构完成,光刻机组装计划_从全能学霸到首席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利用衍射效应,所以不能像EUV光那样垂直照射,而是需要一个角度,也正是需要利用控制X光的入射角度,来控制X光的放大和缩小。

  “唔,那就从30度入射角开始吧。”

  输入了几个数据后,眼前的三维坐标系上便出现了一道代表了X光的粗虚线,这条粗虚线直直地照进了眼前的晶体结构当中,随后,X光便开始在其中开始了衍射的过程,粗的虚线在衍射的过程中,被分解为了几道虚线,然后又不断地在里面穿透,直到最后,穿透了这个晶体,最后形成了一个更大的照射面。

  看到这一幕,林晓微微一笑。

  不错,就和计算中的一样。

  当入射角小于度的时候,X光就能够被放大,而入射角大于这个角度的时候,X光就会被缩小。

  这个放大和缩小并不是指将光线的波长放大和缩小,而是将X光束的辐照范围给放大和缩小,就像是在太阳光底下拿着放大镜聚焦或者扩散一样,这是一个道理。

  通过这种方式,X光就拥有了规模生产的能力。

  随后,他继续测试,通过调整晶体结构来改变入射角度,进而实现对X光的放大和缩小。

  经过多次测试,已经可以毫无疑问地确定,这个晶体结构,达到了他所需要的程度。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来了,要怎么生产出这样的晶体!

  这个晶体的元素他早就已经选好了,仍然是硅。

  硅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这就意味着其可塑性十分强,虽然它做不到像碳那样,能够形成多种多样的同素异形体,但是通过工艺的设计,并非不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在凝聚态和材料学中,就有一个概念叫做无定形,无定形硅不存在晶体硅那样延展开的晶格结构,其原子间的晶格网络呈无序排列,利用这个原理,再根据特殊的工艺设计,就能够达到林晓想要的这个结构。

  而至于为什么不选碳,则是因为碳原子太小,即使是选择10nm的X光,都可能轻松地穿过其合成的透镜,所以硅就成为了最合适的。

  而就现在地结果来看,他们成功了。

  “嗯,看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又要经常性的泡实验室了啊。”

  心中微微感慨一声,看了一眼旁边依然在睡觉,从来不知道工作为何物的咪咪,林晓不由伸出手揉了揉它。

  “你这修猫,真懒。”

  咪咪被他揉醒,“喵”了一声,稍稍抬起脑袋瞥了一眼林晓,而后在他的手掌上蹭了蹭,然后翻了个身子,露出了毛茸茸的肚子。

  林晓呵呵一笑,余光却又瞥见旁边那封来自空军司令员的信。

  环海未晏,内河未清,仍需努力啊。

  目光一定,他拿出了手机,打去了电话:“赵升,前几天我们搭建完成的新模型,这几天经过我的完善,达到了我们的要求,根据模拟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