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七十四章 书圣王羲之_紫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边陲小城,眼下是灾年,就是朝中官员生活也极为清苦。

  众人简单的吃过午饭,莫问向王羲之发出邀请,那县官将原本要代转的四部经书恭敬的交予莫问,莫问和老五引了王羲之及其仆从西行回返上清观。

  “真人道法通天,眼下久旱无雨,真人何不起坛作法求些雨水下来?”王羲之行走之时出言问道。

  莫问闻言尚未答话,老五就自旁边接过话头,“前几天我家老爷去了趟东海龙宫,为的就是下雨的事儿,事情办的差不多了。”

  王羲之闻言欣慰颌首,他比莫问大的多,四五十岁的人相对沉稳。

  “王某虽然崇儒尚道,也曾静思推研,奈何天赋有限,始终不得道家神髓,此番见到真人,有诸多疑问要向真人请教。”王羲之说道。

  “倘若贫道猜的不错,先生最想问的当是生死。”莫问缓步前行。

  王羲之闻言面露惊讶,“真人何出此言?”

  “贫道曾拜读过先生新作《兰亭集序》,中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之语。”莫问随口说道,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把生死看成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短寿看成一样也是错误的。这句话表明了王羲之对生死的看重,也能看出他对天道的认知,生死本来就不一样,生就是好,死就是坏。长寿为好,短寿为坏。今生苦,寄希望于来世乃误人之谈。

  “真人窥斑知豹,见叶知秋,实乃天人也。”王羲之语出真心。

  “先生过誉了,先生有何疑问但说无妨,贫道当知无不言。”莫问出言说道。

  王羲之听得莫问言语,垂眉低头,走过数十步之后方才开口,“我们自何处来,会往何处去?”

  “自虚无中来,回虚无中去。”莫问答道。

  王羲之问,“虚无为何?”

  莫问答道,“为原始,为不变,为永恒。”

  王羲之又问,“既然来去虚无,为何于世为人?”

  莫问笑道,“此语若是由僧人回答,会曰‘既然食罢还饿,还食他作甚?’。”

  王羲之笑道,“看来真人亦领教过他们白马非马的诡辩之术。”

  莫问点头过后出言说道,“阴阳相交皆有生克,无有生克则虚无亦无,有生克方得长久,阴阳相交,阳盛则生男,阴盛则生女,世间万物与人间男女皆为阴阳衍生之物,无有衍生之物则天道难显,无有衍生之物则天道不寿。我等皆为阴阳衍生,存于世间只为齐全天道,推动乾坤。”

  王羲之又问,“真人所说乃仙家俯视之言,身为凡人,我等存世意义何在?”

  莫问随口答道,“七情六欲为生存之本,若无七情六欲,与死人有何区别,还活他作甚?忠孝仁义为正身之道,若无忠孝仁义与畜生何异,心不空乎?人生百年,各有归宿,多数碌碌归于虚无,少数凶徒被罚冥司,亦有个别智者参透天道,正身修行,克己复礼,跳出三界,摆脱五行,得以替天行道,得享永生存留。”

  二人皆是聪慧之人,虽然交谈的极为深晦,彼此都能快速领会,故此交谈并无停顿,莫问言罢王羲之又问,“天地人是何关系?”

  莫问说道,“天地便是阴阳,阴阳便是善恶,凡人感天地阴阳成魂,合父母阴阳生人,人性兼具善恶,为善者,寿终之后上善收容。为恶者,寿终之后下恶收纳。善恶不分则归于寂灭虚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王羲之平和点头,人生其实就是一种选择,而上天所做的就是让你出生于世,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你选择了什么,你就是什么。

  莫问闻言点了点头,二人的交谈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王羲之必然有更加深奥的难题等他解答……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