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章 若不支,杀我!_抗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剃发,是投降的前提条件。

  王五看到了辫子,意味着从前那位大顺军的果毅将军马腾云叛变了。

  对于老顺军出身的麻思忠、许德义等人无疑一记重锤。

  在此之前,虽有很多明军将领降清,但如马腾云这般曾在大顺为高级将领的人物却是一个没有。

  这两年降过去的多是些挂印总兵、副将。

  爵位最高的是富平伯贺道宁,此人是贺珍之子。

  贺珍早年是明朝将领,后降李自成为汉中一带主将。

  李自成退出北京后,贺珍在汉中降清,并阻击过从陕北南下的李过、高一功部,也曾大败张献忠三万大军,为清廷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仅过几个月,贺珍却又在汉中重新竖起抗清大旗,同刘体纯在陕南会师,之后一直坚持抗清,直到四年前病死于根据地大宁。

  总之,贺珍是个很复杂的人物。

  大概同那清军屠江南急先锋,一路兵马直取闽浙又于广东幡然悔悟毅然抗清,并最终殉国的李成栋差不多。

  明清易代之际,此类复杂人物数不胜数。

  贺道宁作为贺珍独子,缺了其父胆色,一见清军逼近大宁顿时吓得失魂丧魄,不加抵抗便向清四川总督李国英投降。

  结果不仅让万余贺珍旧部成为降军,更让夔东明军失去了唯一的产盐地,使得这两年明军普遍缺盐。

  袁宗第部将新化伯冯启凤也非老顺军出身,其是原先明朝制辅堵胤锡的部将,堵死后才跟随的袁宗第。

  因此,马腾云这个从前大顺的果毅将军叛变,于老顺军乃至整个忠贞营而言,都是相当沉重的打击。

  眼面前王五就看到不少老顺军出身的军官虽意志仍很坚定,眼神之中却也难免有些绝望,精气神明显不佳。

  是打还是撤,成了坡上明军诸将必须马上决定的事。

  因为,马腾云的部队也发现了前方这支停留不进的明军。

  一支约十多人的侦察小队正沿山道向这边靠近,显是想弄清楚明军的人数、底细。

  麻思忠一面让人将情况通知后队的张天望,一面看向将千里镜还给他的王五。

  不等他开口,王五已然狠狠嘣出一个字来:“打!”

  “好!”

  麻思忠也是果断,不管马腾云过去什么身份,眼下他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大明的敌人!

  既是敌人,那只有刀枪见高低。

  后队的张天望得知马腾云部叛变且堵在明军前方后,没有为之恐慌,而是让二弟张天放带了200余人赶到前方参加战斗。

  这200余人是张天望部的精锐,可以说是其压箱底子的人马,装备也是张部最好,不仅有五十多杆火铳,还有三十多付弓箭。

  披甲的士卒约占一半。

  王五也在抽调人手参战,选了赵进忠和张鹏羽指挥的两队人,另外就是自己直接指挥的亲兵队。

  加起来不到三百人。

  为了确保能一

  请收藏:https://m.9js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